说明:目前会员中心只对协会会员开放,不再接受个人注册,如有问题,请与会员部联系。
传承红色基因 感悟时代新篇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党支部开展庆“七一”雁翎队纪念馆·雄安新区主题党日活动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党员干部传承革命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党支部于2025年7月2日至3日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30余人,赴河北白洋淀革命老区与雄安新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探访冀中抗日根据地、重温雁翎队抗战史诗、感悟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全体同志在红色足迹与时代蓝图的交织中,接受了一场涤荡心灵的思想洗礼。
白洋淀上寻初心,苇荡深处忆峥嵘
清风携着淅沥雨丝,拂过波光粼粼的白洋淀。活动首日,党员们乘船深入这片水域,白洋淀的河道如今已拓宽不少,河道两旁依然清晰可见连绵的芦苇荡,其间点缀着摇曳的荷花荷叶,这片看似宁静的水域,昔日却是令日寇胆寒心惊的激烈战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雁翎队”正是依托这天然的游击屏障,神出鬼没,以“水上奇兵”之姿痛击侵略者,谱写了冀中平原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泛舟湖上,大家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到脚下这片水域承载的不仅是秀美风光,更是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白洋淀的每一片芦苇、每一道水湾,都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智慧与牺牲。
随后踏入白洋淀文化苑,雁翎队纪念馆成为此次精神寻访的焦点。馆内设有包括“全面抗战的爆发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侵华日军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队与水上游击战”等十多个展厅。透过展厅内丰富的历史照片、图表、文献和实物展品,结合现代化艺术手段,那段烽火岁月仿佛重现眼前。雁翎队队员们驾着轻捷的“鹰排”,利用“大抬杆”土枪在芦苇荡中伏击敌船、端掉岗楼的英勇壮举,被鲜活地定格在泛黄的老照片、斑驳的武器展品和栩栩如生的复原场景上,无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抗战传奇。走出展馆,一场精彩的情景再现演出更是将大家带入了那个热血年代,嘎子、英子配合八路军歼灭鬼子的故事,以及嘎子奶奶的英勇事迹,让党员们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抗战岁月,深受触动。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提到“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白洋淀的寻访中,党员们循着雁翎队的战斗足迹,透过斑驳的历史文物与珍贵史料,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辈 “敢于斗争、不畏强敌” 的精神内核。这段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党员们更加明晰自己的责任担当,将初心使命融入血脉,化作前行的动力。
雄安画卷展宏图,时代使命砺担当
带着淀区红色历史的深沉积淀,翌日清晨,党员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驶向“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之地——雄安新区。在雄安规划展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展馆内,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决策到《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精细描绘,多媒体技术生动呈现了这座未来之城的骨骼与灵魂。大家沿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深刻领悟其多次强调的“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新区首先就要新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上”的深刻内涵。展板上跳动的数据、沙盘上拔地而起的模型,无不彰显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诠释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担当。
走出规划馆,理论图景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乘车穿行于新区,路过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雄安史家胡同小学、雄安体育中心;已经进入交付验收阶段的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华能集团;还有功能齐备、宜居宜业的容东片区,以及其他仍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智慧建筑群......党员们透过车窗,真切感受着这座“未来之城”日新月异的脉动。随后走进雄安印象馆,它为我们梳理了新区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到璀璨未来愿景的发展脉络,让党员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雄安新区的建设,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对未来的开拓。
两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党员们沿着历史的脉络,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精神高地,走到了新时代国家战略的前沿阵地。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思想上的淬炼与升华。白洋淀的雁翎精神,是刻骨铭心的斗争意志与人民智慧;雄安新区的宏伟实践,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引领发展、开创未来的创新典范与时代担当。从白洋淀的粼粼波光到雄安新区的建设热土,红色血脉在传承中焕发新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熠熠生辉。协会党支部全体成员将以此次“七一”主题党日为新的起点,继续团结带领行业同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奋力谱写家电强国建设的崭新篇章。
下一篇: 运河淬初心家电践远行